病原與流行病學
禽流感是由正黏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全身性或呼吸系統疾病,多種家禽、野禽均可感染的高度傳染性疾病。
臨床癥狀
流感根據所感染毒株的毒力、雞群疫苗的免疫狀況及飼養管理條件的優劣,感染后表現的癥狀有輕度的呼吸癥狀至極高的死亡率等不同的表現形式。初期感染癥狀有精神沉郁、乍毛、有輕度呼吸癥狀、頭或臉部腫脹,并逐漸出現雞冠、肉垂青紫、出血,腿部和指爪鱗片出血,排黃白色稀便和傷亡;食欲輕度下降直至廢絕;產蛋雞蛋殼顏色開始褪色,并出現薄殼蛋、軟蛋,產蛋率快幅下降,直至停止產蛋;有時出現頭頸扭曲、抽搐等神經癥狀。
雞冠出血、頭部皮下水腫
跗關節周圍鱗片出血
后退部、腳趾皮膚嚴重出血
胸腔內側、肺臟邊緣脂肪出血
腺胃腫脹、腺胃乳頭出血
胰腺壞死出血
特征性剖檢病變
顏面及下頜部皮下水腫,呈膠凍狀;胸腔內側脂肪出血、心外膜、房室瓣腱索出血;腺胃腫脹,甚至腺胃乳頭出血,肌胃角質膜下出血,腸黏膜彌漫出血;胰腺壞死、出血或胰腺邊緣線狀出血;腎臟腫脹花斑。蛋雞可見卵泡出血、變形、液化;輸卵管系帶、子宮、陰道黏膜水腫;管腔充滿蛋清樣分泌物
胰腺邊緣出血
卵泡液化形成卵黃腹膜炎、花斑腎
卵泡出血 液化
輸卵管雞子宮黏膜水腫
輸卵管系帶水腫、蛋清樣分泌物
殼腺黏膜水腫似柚子粒
預防與控制
(1)空氣和糞便是禽流感相互傳播的主要途徑,因此保持雞舍空氣清新、做好雞舍糞便的及時清理和無害化處理是降低雞群感染概率的有效手段。
(2)雞場、雞舍相互之間污染車輛、用具、人員的交流,以及野生鳥類出入雞舍也是病原傳播的重要途徑,因此,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是控制禽流感傳播的關鍵。
(3)免疫接種禽流感滅活疫苗是控制禽流感流行的有效措施。免疫時注意與法氏囊炎、新城疫疫苗、喉氣管炎疫苗等活毒疫苗的免疫錯開至少十天以上,并一定要做好針頭的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4)突發高致病性禽流感時,應及時確診、上報,實施撲殺和無害化處理感染雞群是控制和根治禽流感疫情的關鍵措施。